【地理百科,巴塔利亞修道院】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地理百科,巴塔利亞修道院</FONT>】</FONT></STRONG></P><P><STRONG> </STRONG></P>
<P><STRONG>巴塔利亞修道院位於葡萄牙海濱貝倫省巴塔利亞市,是為紀念1385 年戰勝卡斯蒂利亞人而建的。 <BR> </STRONG></P>
<P><STRONG>巴塔利亞修道院是葡萄牙民族獨立得到進一步鞏固的標誌。 <BR> </STRONG></P>
<P><STRONG>1385 年8 月15 日,英勇的葡萄牙人民在阿爾茹巴戰役中擊敗卡斯蒂利亞人之後,國王胡安一世允諾建造該修道院,這座莊嚴的哥特式建築由此誕生。 <BR> </STRONG></P>
<P><STRONG>巴塔利亞修道院也被稱為“凱旋的聖母瑪麗亞修道院”。 <BR> </STRONG></P>
<P><STRONG>教堂在以後歷代曾多次擴建,由大殿、禮拜堂、鐘樓、墓地等組成。 <BR> </STRONG></P>
<P><STRONG>主樓為3 層建築,底層是拱形大門,沒有窗戶,旁邊有帶陽臺頂的平房相接。 <BR> </STRONG></P>
<P><STRONG>第二層為拱形窗屋,頂層中間又為一個帶有涼臺的拱形落地火焰狀窗戶,周圍是高聳向上林立的尖頂。 <BR> </STRONG></P>
<P><STRONG>門廊上鐫刻了線條複雜、蒼勁有力的木浮雕像和幾何圖形,風格與法國博爾戈尼亞地區的哥特式雕刻相仿。 <BR> </STRONG></P>
<P><STRONG>修道院內教堂大殿長80.27 米,寬22 米,高32.46 米,有側肋交叉拱穹頂。 <BR> </STRONG></P>
<P><STRONG>修道院是“創業者”胡安一世禮拜堂,呈正方形,邊長19.8 米,頂部為八角形,以拱狀垛加固。 <BR> </STRONG></P>
<P><STRONG>中央天頂下安放著胡安一世及其妻子菲力帕王后的石棺,體積高大。 <BR> </STRONG></P>
<P><STRONG>周圍是聖費爾南多王子、聖地牙哥騎士團大首領胡安王子、“航海家”恩利克王子和科英布拉公爵佩德羅王子之墓。 <BR> </STRONG></P>
<P><STRONG>倚靠西牆的是阿方索五世和胡安二世及其子阿方索王子的3 座新墓。 <BR> </STRONG></P>
<P><STRONG>具有哥特式與馬努埃爾式相結合的御用修道室長55 米,寬50 米。 <BR> </STRONG></P>
<P><STRONG>阿方索國王的修道室長50 米,寬44 米,是莊嚴肅穆的哥特式建築。 <BR> </STRONG></P>
<P><STRONG>在西南角上方是“白鶴鐘樓”。 <BR> </STRONG></P>
<P><STRONG>尖頂的教士議事廳,下部為圓柱狀,上半部尖頂筆直向上,一扇1508 年燒制的彩色玻璃窗點綴其中。 <BR> </STRONG></P>
<P><STRONG>1435 年,杜阿爾特國王按照杜蓋蒂的設計圖擴建了新禮拜堂,構思奇特,為八角形。 <BR> </STRONG></P>
<P><STRONG>1438 年杜阿爾特逝世後工程中止。 <BR> </STRONG></P>
<P><STRONG>1509 年,馬努埃爾國王又修建了一個前廳和一座15 米高7.5 米寬的宏偉大門,由老馬特奧•費爾南德斯完成,其裝飾手法和風格受到伊斯蘭教藝術的影響。 <BR> </STRONG></P>
<P><STRONG>巴塔利亞修道院建立後,一直受到歷代國王的青睞,眾多的建築家、藝術家為之貢獻了自己的聰明才智,最終形成了葡萄牙哥特式建築藝術風格,而且它還是葡萄牙民族的象徵和求得獨立的標誌,受到葡萄牙人民的尊重和保護。 <BR> </STRONG></P>
<P><STRONG>1983 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BR> </STRONG></P>
<P><STRONG>引用: </STRONG><A href="http://www.chinabaike.com/article/316/334/2007/20071009566853.html"><STRONG>http://www.chinabaike.com/article/316/334/2007/20071009566853.html</STRONG></A></P>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