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籍富 發表於 2012-12-26 23:15:22

【中華百科全書●音樂●德布西】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中華百科全書●音樂●德布西</FONT>】</FONT></STRONG></P>&nbsp;<P><STRONG>德布西(ClaudeDebussy,西元一八六二~一九一八年),法國作曲家,印象樂派的代表人物。</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德布西生於巴黎附近的聖哲明,七歲開始學琴,一八七二年入巴黎音樂院就讀,就學期間,雖然鋼琴方面表現不錯,卻是一個不守本分的理論學生,因為他喜歡實驗各種新奇的和弦,而不照傅統的和聲規則去做習題。</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由於作品新奇大膽,風格新潮,難被評審委員接受,因此直到一八八四年才以一首清唱劇浪子,得到巴黎音樂院作曲方面的最高榮譽─羅馬大獎。</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按規定應留學羅馬三年,他卻不很情願地在羅馬前後實際待了一年半而已,便迫不及待地回巴黎過著波西米亞式的藝術家生活,因為他已意圖擺脫傳統的束縛,創作具有個性的作品。</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他的作品,除了繼承法國前輩作曲家們那種優雅、精美與怡人風格外,俄國作曲家莫索斯基的歌劇包力士哥登諾夫曾帶給他許多啟示,而華格納的作品也給了他許多刺激,使他知所取捨,進而找出自己的方向。</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他最擅長的手法是:全音音階、旋法音階、東方五聲音階、平行複音,及懸而不決的不協和和弦、切分法、新鮮的鋼琴效果和管絃樂法。</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他的音樂重點是在氣氛,並不重視主題和動機。</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著名的作品在管絃樂方面有牧神的午後、夜曲、海等;</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歌劇有派列亞斯與梅麗珊德等。</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鋼琴曲有映象二卷、前奏曲二十四首及兒童世界等。</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張炫文)</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9436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華百科全書●音樂●德布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