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善良 發表於 2012-8-13 22:42:36

【溫病條辨 上焦篇 但熱不寒,或微寒多熱51】

<P align=center><B><FONT size=5>【<FONT color=red>溫病條辨 上焦篇 但熱不寒,或微寒多熱51</FONT>】</FONT> </P>
<P>&nbsp;</P>
<P>&nbsp;</P>但熱不寒,或微寒多熱,舌乾口渴,此乃陰氣先傷,陽氣獨發,名曰癉瘧,五汁飲主之。
<P>&nbsp;</P>仲景於癉瘧條下,謂以飲食消息之,並未出方,調如是重病而不用藥,特出飲食二字,重胃氣可知。
<P>&nbsp;</P>陽明於臟象為陽土,於氣運為燥金,病系陰傷陽獨,法當救陰何疑。
<P>&nbsp;</P>重胃氣,法當救胃陰何疑。
<P>&nbsp;</P>製陽土燥金之偏勝,配孤陽之獨亢,非甘寒柔潤而何﹗此喻氏甘寒之論,其超卓無比倫也。
<P>&nbsp;</P>葉氏宗之,後世學人,咸當宗之矣。
<P>&nbsp;</P>五汁飲(方見前)〔加減法〕此甘寒救胃陰之方也。
<P>&nbsp;</P>欲清表熱。
<P>&nbsp;</P>則加竹葉、連翹;欲瀉陽明獨勝之熱,而保肺之化源,則加知母;欲救陰血,則加生地、元參;欲宣肺氣,則加杏仁;欲行三焦開邪出路,則加滑石。 </B>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溫病條辨 上焦篇 但熱不寒,或微寒多熱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