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 發表於 2012-5-24 19:37:37

【城市垃圾處理技術】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城市垃圾處理技術</FONT>】</FONT></STRONG></P>
<P><STRONG>&nbsp;</STRONG></P>
<P><STRONG>摘要介紹和分析了城市垃圾處理的方法和存在的問題,提出適合我國城市垃圾處理的技術,以實現垃圾“减量、再用、循環”的無害化處理。 <BR>&nbsp;</STRONG></P>
<P><STRONG>關鍵詞城市垃圾;處理;問題;技術 “垃圾圍城”已是不爭的事實,垃圾處理已成爲各地城市管理者頭痛的難題。 <BR>&nbsp;</STRONG></P>
<P><STRONG>將垃圾看作可利用能源與資源,從生態産業整體出發,通過信息流、能源流、物質流的整合,使垃圾處理變爲生態循環系統。 <BR>&nbsp;</STRONG></P>
<P><STRONG>政府出臺政策支持,社會力量參與研發和全民積極配合,企業積極投資參與開發,依靠現代科學技術水平,將垃圾作爲原料資源的補充,使垃圾處理與回收利用形成較爲完善的體系。 <BR>&nbsp;</STRONG></P>
<P><STRONG>中國垃圾有其特殊性,中國人城市生活以家庭爲單位自行烹調三餐的,家庭厨房是垃圾主要産出源,而且垃圾至今沒有實行嚴格分類收集。 <BR>&nbsp;</STRONG></P>
<P><STRONG>因此,城市垃圾成分複雜,有機質含量大,熱值低,垃圾量大。 <BR>&nbsp;</STRONG></P>
<P><STRONG>爲了更好地利用和處理好城市垃圾,筆者現介紹和分析垃圾處理殘餘物的利用方法,幷提出處理方式以及適合我國城市垃圾處理的有效途徑。 <BR>&nbsp;</STRONG></P>
<P><STRONG>1垃圾處理的主要技術 1.1可規模化收集的生物質垃圾包括餐飲業及單位食堂餐飲泔水、農貿集市水果蔬菜下脚料、屠宰場及食品加工廠動植物下脚料、畜牧保險制度執行時上繳的死禽畜、爲清除外來入侵植物(如互花大米草、水浮蓮等)而産生的草料等。 <BR>&nbsp;</STRONG></P>
<P><STRONG>這類垃圾含水量大,營養豐富,極易變質,可能傳播各種病毒,有擴散傳染源風險。 <BR>&nbsp;</STRONG></P>
<P><STRONG>目前處理辦法是:一是乾燥和直接作爲動物飼料,這存在從食物鏈傳播疾病的風險,應禁止;二是發酵作有機肥或沼氣使用,要求完全滅菌,成本高,是一個虧本經營,需政府大量補貼企業才能生存。 <BR>&nbsp;</STRONG></P>
<P><STRONG>建議:將生物質垃圾變成微生物農藥生産的培養基,既使垃圾得到完全無害化處理,又可生産微生物農藥,獲得豐厚利潤。 <BR>&nbsp;</STRONG></P>
<P><STRONG>1.2可焚燒垃圾從居民社區收集的垃圾,基本上是厨房垃圾、包裝物以及廢弃生活用品。 <BR>&nbsp;</STRONG></P>
<P><STRONG>目前,社區已定點定人收集垃圾,只要下達制度,可以初步分除建築垃圾等不可焚燒垃圾,餘下可以視大部分爲可焚燒物垃圾。 <BR>&nbsp;</STRONG></P>
<P><STRONG>焚燒是國際通用的垃圾减量化處理手段,已有先進的焚燒機械;也有成熟的烟氣處理方式。 <BR>&nbsp;</STRONG></P>
<P><STRONG>主要采用“濕石灰吸附—活性炭吸附—布袋集塵”,排出烟氣可達到歐洲標準。 <BR>&nbsp;</STRONG></P>
<P><STRONG>問題:這是一個不斷耗費成本的過程,而且排出减量與投入的增量相關;中國垃圾焚燒時采用定量補貼的財政模式。 <BR>&nbsp;</STRONG></P>
<P><STRONG>經營者爲了謀取利潤,不惜偷工减料,人爲地造成排放超標。 <BR>&nbsp;</STRONG></P>
<P><STRONG>因此,建垃圾焚燒廠的地方,必然污染嚴重。 <BR>&nbsp;</STRONG></P>
<P><STRONG>建議:一是采用新的烟氣處理模式。 <BR>&nbsp;</STRONG></P>
<P><STRONG>“濕石灰吸附—低溫等離子體降解—納米碳纖維布簾式除塵—納米光催化二氧化鈦石英砂降解”。 <BR>&nbsp;</STRONG></P>
<P><STRONG>這不但是技術上的升級,可以更徹底地消除烟塵中包括二惡英在內的污染物,而且處理成本低廉。 <BR>&nbsp;</STRONG></P>
<P><STRONG>二是采用與納米碳酸鈣聯産技術。 <BR>&nbsp;</STRONG></P>
<P><STRONG>濕石灰可以采用碳酸鈣生産過程的副産品,而經淨化後的烟氣又作爲CO2源,用于納米碳酸鈣生産。 <BR>&nbsp;</STRONG></P>
<P><STRONG>通過這種互惠型經營模式,使淨化烟塵變爲生産納米碳酸鈣的必需生産環節,企業必然“自覺地”處理烟塵。 <BR>&nbsp;</STRONG></P>
<P><STRONG>1.3可填埋垃圾填埋處理是城市生活垃圾最基本的處理方法。 <BR>&nbsp;</STRONG></P>
<P><STRONG>它是將垃圾埋入地下,通過微生物長期的分解作用,使之分解成無害的化合物。 <BR>&nbsp;</STRONG></P>
<P><STRONG>現代化大型垃圾衛生填埋場多采用單元填埋法,對填埋的垃圾采用逐層壓實和每日覆蓋的方法,提高利用效率。 <BR>&nbsp;</STRONG></P>
<P><STRONG>問題:一是垃圾填埋産生的氣體危害,填埋垃圾經微生物的好氧分解和厭氧分解會産生大量填埋沼氣,其成分主要有CH4、CO2、NH3、H2S等,其中CH4、CO2占絕大多數。 <BR>&nbsp;</STRONG></P>
<P><STRONG>當甲烷濃度達到5%~15%,在有氧條件下可能發生爆炸;CO 易溶于水,不僅會導致地下水pH值降低,而且會使地下水的硬度及礦物質增加;此外,植物由于受根部積聚的CO2和甲烷的影響,因缺氧而危害其生長。 <BR>&nbsp;</STRONG></P>
<P><STRONG>二是滲透液引起的二次污染問題。 <BR>&nbsp;</STRONG></P>
<P><STRONG>垃圾經微生物分解和地表水的影響會産生一定數量的滲透液。 <BR>&nbsp;</STRONG></P>
<P><STRONG>它是一種高濃度有機廢水,可穿透周圍地層,對飲用水造成污染。 <BR>&nbsp;</STRONG></P>
<P><STRONG>建議:一是通過滲漏液回灌技術加速有機物分解。 <BR>&nbsp;</STRONG></P>
<P><STRONG>采用沼氣收集網絡收集沼氣作燃料,幷通過噴射無害化消毒劑與混合填埋生産納米碳酸鈣過程産生的石灰廢渣消毒除臭辦法。 <BR>&nbsp;</STRONG></P>
<P><STRONG>二是在填埋物上方覆蓋土壤,種植香料植物構成香味公園,既改善環境,又獲得生態化利用。 <BR>&nbsp;</STRONG></P>
<P><STRONG>2結語城市垃圾成分複雜,幷受經濟發展水平、能源結構、自然條件及傳統習慣等因素的影響,很難有統一的處理模式。 <BR>&nbsp;</STRONG></P>
<P><STRONG>對城市垃圾的處理一般是隨國情而异,不管采用哪種處理方式,但最終都是以無害化、資源化、减量化爲處理目標。 <BR>&nbsp;</STRONG></P>
<P><STRONG>我國城市垃圾處理起步較晚,目前我國多數城市垃圾不太適宜焚燒用于發電,而填埋又受土地資源限制,采用經濟高效與納米碳酸鈣聯産技術的處理城市垃圾是值得推廣應用的有效方法。 <BR>&nbsp;</STRONG></P>
<P><STRONG>其直接利用熱能作爲微生物農藥與納米碳酸鈣生産的熱源與冷源(通過吸收式製冷系統轉換)。 <BR>&nbsp;</STRONG></P>
<P><STRONG>考慮到能源平衡問題,將剩餘的熱能用于制冰,生産有保鮮殺菌功能的“超級冰”,可廣泛用于魚肉保鮮業的衛生用冰。 <BR>&nbsp;</STRONG></P>
<P><STRONG>從而實現垃圾高價值利用與完全無害化處理,不但减輕城市市政負擔,還爲社會創造財富,這種方法可實現垃圾的“减量、再用、循環”的無害化處理。 <BR>&nbsp;</STRONG></P>
<P><STRONG>3參考文獻 <BR><BR> 朱志玲.上海市生活垃圾處理處置現狀與對策.環境衛生工程,2009,17(4):51-53.</STRONG></P>
<P><STRONG>&nbsp;</STRONG></P>
<P><STRONG> 黃珞,周曉麗.城市垃圾治理措施新探.中州煤炭,2009(8):59-60. </STRONG></P>
<P><STRONG>&nbsp;</STRONG></P>
<P><STRONG> 李建兵.淺談城市垃圾的處理技術.江西化工,2007(3):28-29.</STRONG></P>
<P><STRONG>&nbsp;</STRONG></P>
<P><STRONG> 王玉麗.關于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方法的技術研究.中國西部科技,2009,8(20):56-57.</STRONG></P>
<P><STRONG>&nbsp;</STRONG></P>
<P><STRONG> 莊偉强.固體廢弃物處理與處置.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1. </STRONG></P>
<P><STRONG>&nbsp;</STRONG></P>
<P><STRONG> 教育部人事教育司.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技術.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4.</STRONG></P>
<P><STRONG>&nbsp;</STRONG></P>
<P><STRONG> 柴曉利,趙愛華,趙由才.固體廢物焚燒技術.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 </STRONG></P>
<P><STRONG>&nbsp;</STRONG></P>
<P><STRONG> 常萬林,劉麗萍.垃圾焚燒處理技術的現狀及趨勢.煤炭工程,2004(12):52-54. </STRONG></P>
<P><STRONG>&nbsp;</STRONG></P>
<P><STRONG> 薛嘉韵,孫水裕,源亮君.城市垃圾處理技術分析及對策研究.能源研究與利用,2006(4):11-13<BR></STRONG><STRONG>&nbsp;</STRONG></P>
<P><STRONG>引自:</STRONG><A href="http://www.china5e.com/show.php?contentid=154906"><STRONG>http://www.china5e.com/show.php?contentid=154906</STRONG></A><STRONG> </STRONG></P>
<P>&nbsp;</P>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城市垃圾處理技術】